
CivilGPT是由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自主研发的知识大模型,融合了知识工程与土木工程的学科交叉成果,是全国教育系统首个完成国家网信办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
该模型依托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系统化的知识图谱,可实现土木工程教材内容向精准知识单元的转化,形成可视化、结构化的复杂知识体系。基于90亿token的高质量专业语料库,并经过深度训练和认知增强,CivilGPT具备对土木工程复杂知识体系的精准理解与高效推理能力,为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提供智能化支持。
网页链接:http://CivilGPT.tongji.edu.cn
模型亮点
广泛专业知识覆盖:
CivilGPT采用超大规模数据集训练,覆盖土木工程领域50余门专业课程,整合超过90万页的专业语料、2600余本教材和规范,以及7万道考试题目,构建了90亿token的高质量专业语料库。
知识图谱深度结合:
通过与同济大学自主研发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图谱深度结合,CivilGPT能够全面理解11408个知识点和13222条学科关系,并自动构建了涵盖23万余个知识点和71万余条知识关联的精细化知识图谱,实现语料内容向知识单元的精准转化。
多智能体开发支持:
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智慧大脑,CivilGPT支持多种智能体的开发与应用,目前已推出“文献解读助手”、“规范智能顾问”和“文本编辑神器”,为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提供全方位智能辅助。
个性化课程能力评测:
通过智能学习系统,模型能够精准识别学习者的薄弱环节,评估多维度能力,并构建直观的课程能力评测结果,实现学生特征画像的可视化展示。
CivilGPT技术路线
专业知识图谱
模型评测
为推动人工智能在土木工程领域的科学评测,同济大学自主研发了土木工程领域大模型评测体系及数据集—Civil-Bench,并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上线至OpenCompass平台。该评测围绕土木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的核心能力,设置了六大评测维度,可全面评估大模型在土木工程领域的知识理解、推理能力及应用能力,为大模型在工程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客观的评测基准。
网页链接:https://specialist.opencompass.org.cn/CivilBench
多维度评测结果
获奖情况
2024年 获“新质·引领·赋能”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案例——优秀案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2024年 获首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优秀应用场景案例——特等奖,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