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在抗疫中做一个有德之人、有礼之人、有心之人 —— 一位基层支书的为老情怀从这里出发
发布时间:2022-04-10 



     有困难和我说,找支部,自己别扛着。我们都是一个大家庭”。

这种默默的大爱,自然不是想有就有的,这是支书为老服务的一种习惯。也就是他常说的心里话,心里想着“人”,就有事可做,就有心思,想把事做好。

这是三月中旬的一个下午,他骑车驮着牛奶、面包、鸡蛋、蔬果,来到同济新村4963室,里面住着一对大病、足不出户的老夫妻。这是突发大疫情以来,王老师志愿为老服务。他牵挂着 、要为一位赴朝英模老人实施保供关爱。

在门外,他提高嗓子呼唤着老人:“顾老师,我来看您来了!别急,起床慢慢来!”进门后他扶着老人坐下,详细地询问老先生的病况,打开药瓶查看所剩药片的数量,掐指推算着老人用药还能维持多久。又问:“后续的药品配足了吗?还缺啥?我来搭一把,反正闲着也闲着……”支书从老人的眼神中感触到,她俩多么需要听到基层组织的关爱声,哪怕是一声电话铃或敲门声。

他像在自家一样习惯地开启老人的冰箱,细数着箱内每一件食品,拿着自备的小本子一件件地记下。小心翼翼地将今天保供食品存放在冷藏格内。他知道下次再来时该为老人带些啥。又看了看菜橱,掀开碗盖了解老人对伙食的喜好,心里更有底了。知道老人牙口不好,自言自语地说,要么下次来时再多捎些香蕉、豆制品、鱼肉圆。

老人有需,支书有应。他就从这些婆婆妈妈别人认为不起眼的芝麻绿豆小事做起。走访日期记在了自家的挂历上,一个个画着的大红圈格外醒目。为老要事记入了笔记本,更记在了心上,那么多年也习惯了。

支书对老同志的爱,不是一种形式和方法,而是这位优秀党员的根本和实质。他对老人的爱,蕴藏在平日里的一言一行,如涓涓细流滋润着老人的心灵。这些天来是一位不穿防护服的志愿者。

330日在全市网格化封控前夕,早晨他早早地携带核酸检测报告来到乐购超市排队,购齐了老人所需的食品。此时他多么希望能给自己的小家也捎上一份,自家的菜品也不多了,妻子打来电话,叫他别忘记。看着长龙般的队伍他放弃了,还是“忘了”。这是他至315日以来第四次实施为老保供服务,也是他承诺的周三、周五走访日。

下午,为了做好自身防疫他放弃了公交出行。顶着六级大风时而骑车又推车,将食品送到了新村。他没有忘记,我这个书记在封控前要为老人快点做些什么;他已经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跨入古稀的老人。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系退休教工党支部

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