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国妇联执委。
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技创新工作。曾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学校教务处处长、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耸结构研究室主任。
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模范教师、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
培养最卓越的学生,是何敏娟留校任教的初心。32年来,她将自己的青春韶华洒在了同济校园,用责任与使命推进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推动建立立体化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输送了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特质和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
致力于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
1963年出生的何敏娟,1981年从七宝中学毕业考入同济大学,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到如今结构工程领域的知名教授、专家,何敏娟与同济结缘40载。32年的教学生涯,她辛勤耕耘,播种智慧,以领航员的身份指引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找到翱翔的天空。
当老师伊始,何敏娟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培养最卓越的学生。几十年来,她坚守教学第一线,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指导学生做科研创新项目、引进国外知名专家参加教学科研,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改革与创新。在行政岗位上,她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创造更多参加创新活动的机会。2009年,由她牵头的教学研究项目“土木工程本科生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为了将优秀学子培养成卓越的毕业生,何敏娟从实践性、创新性、国际化三方面进行了超前探索和实践。
2002年,她率先推进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基地,为学生创造动手条件。学生可以用小型设备,加工薄钢板、木条来搭建结构,了解结构体系是否合理。之后,又推进建设了学生教学实验室,学生可进行钢结构、混凝土承载性能以及构件施工等实验,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这是最早建设、使用的大学生创新基地和教学实验室,为全国土建类高校提供了借鉴模式。
2005年,何敏娟尝试推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争取企业合作,资助学生创新活动。2006年启动了“浙江电联学生自主创新奖励金”,由企业每年出资6万元,资助10-12个创新项目,每项2000元-10000元。此项活动,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第一年就有30多人申请,经评审确定10多个项目立项。获得立项的学生,从创新结构入手,与企业沟通交流,市场买材料精打细算,然后做试验、分析结果,找出最适合的方案。通过一系列的“实战”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大大提升。
2008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在全国高校开展。通过15年的普及,大学生在校4年中,大部分都能获得创新训练项目,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有机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何敏娟率先推动学生参加国际竞赛活动。2007年3月,有10余名学生组团参赛的同济土木作为特邀代表队,参加了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组织的土木工程设计大赛,主要参加了最具挑战性的6米钢桥的设计、制作和安装比赛。作为组织者,何敏娟从制定制度、选拔学生、组织团队、联系加工单位,到指导团队不断拆装、反复训练,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准备,第一次中国大学生参加的国际赛事就让人刮目相看。同济大学代表队首次参赛就名列前茅。之后,同济连续10多年组队参加国际比赛,学生国际沟通、交流能力显著提升。
30多年来,何敏娟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担任博士生导师20年来,她培养的百余名硕士、博士,成为土木工程领域卓越人才,成为高校和大型设计施工企业不可多得的技术骨干。
全国第一所全木结构学校矗立震区
刚踏上科研道路的何敏娟,选择了钢结构和高耸结构为研究方向。她的“高耸钢结构设计理论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设计黑龙江广播电视塔时,她大胆创新,提出把电视塔所需的水箱“挂”起来,解决了结构振动问题。该塔被世界高塔委员会授予唯一创新奖。
更让何敏娟引以为豪的是,她让中国木结构“焕发新生”。近20年来,她致力于恢复、创新木结构教学与科研,通过钻研和国际交流,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准,成为我国现代木结构领域的知名专家。
何敏娟最得意的项目是为都江堰建造的向峨小学。2008年汶川地震后,何敏娟主动请缨,用专业知识援建,她亲手设计了我国第一所全木结构的学校。项目启动后,团队与施工单位积极沟通,第二年就投入了使用,经历了数次余震,稳如磐石。十多年过去了,这座现代化的漂亮木结构小学依然吸引眼球,成为上海援建都江堰灾后重建的示范工程。
30余年的教学生涯,何敏娟对自己近乎严苛。她笃信,老师要以身作则,以行动带动学生。只有将敬业的品行传承给学生,才能培养出学生敬业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