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及活动信息
土木工程学院李杰教授、朱合华教授分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布时间:2017-01-12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李杰教授、朱合华教授分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http://civileng.tongji.edu.cn/uploadfile/image/20170112/20170112083476487648.JPG

李杰教授(中)、朱合华教授(右二)

数十年的埋首躬耕,结出这枚原创理论硕果。土木工程学院李杰教授主持完成的工程结构抗灾可靠性设计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论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仅1项)。工程结构抗灾的可靠性设计,是保障重大工程安全的基础。历经20余年努力,项目团队研究发现了工程系统中的随机性传播规律,完整建立了工程随机系统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论,为理解与研究随机系统的物理本质与演化规律提供了科学基础。基于这一理论,建立了结构抗灾可靠度的统一分析方法,并在动力作用与随机源识别、混凝土随机损伤本构模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和系列研究进展,为重大工程结构的动力灾变分析和抗灾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关键理论基础。理论成果不仅直接支撑重大土木工程建设,还被国内外研究机构在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海洋工程和船舶工程等多个其他领域实质性加以应用,充分展现了基础理论研究的魅力和广泛价值。2014年,李杰教授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颁发的Freudenthal奖章,成为该奖设立40年来首位获奖的亚洲学者。

地面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地下设施纵横交错,在城市如此高密集地区能成功实现大规模、集群化的地下空间建造,有同济教授研发的关键技术为其保驾护航。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主持完成的城市高密集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造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第一次以城市地下空间为主题的国家级科技成果,也是高校与企业强联合科技攻关的结晶。已成功应用于北京、上海、广州、印度等130余项重大工程中,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2016年,我校共有7科研项目成果获颁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主持完成5项目,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以我校为第二完成单位、我校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1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我校为第二完成单位、我校教授为第二完成人的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奖数位居全国高校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