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永不止步 ——热烈祝贺我院四名师生校友获评“卓越奖” 2015年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奖励基金获奖者名单日前出炉,共设卓越教师奖、卓越服务奖和卓越学生奖三个奖项,今年全校共有十位获得者,我院的李国强教授、徐浩良校友、戴自立同学及韦予杰同学名列其中。其中,李国强教授获得卓越教师奖,徐浩良校友获得卓越服务奖,戴自立、韦予杰同学获得卓越学生奖。 “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奖励基金”是学校在社会各界捐赠的基础上于2010年设立的。奖项的设立旨在大力推进学校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教学科研水平,鼓励广大教师取得杰出的教学、科研成果,鼓励在校学生成长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鼓励全体教职工、广大校友弘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办学理念。评审工作首先由各院系、主管部门推荐,再经同济大学奖教金评审委员会、校友奖励评审委员会、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本专科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初评,最后由追求卓越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终评,确定各奖项获奖名单并公示。 下面展示我院四位获奖者的卓越风采:
李国强——教学科研道路上不懈探索追求卓越 李国强,男,1963年出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他自1988年起在我校执教,始终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治学严谨,执著追求,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教学科研道路上不懈探索,取得了卓越成果。
徐浩良——在联合国的舞台上为亚太地区发展而努力 徐浩良,男,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系,现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兼亚太局局长。他是目前在联合国任职的非中国政府委派的最高级别的中国籍官员。 徐浩良的联合国之路是从实习岗位开始的。1999年底,在联合国工作了5年后,徐浩良终于被正式派驻到伊朗办事处任副代表。此外,徐浩良还担任过联合国驻哈萨克斯坦协调员、联合国开发署驻哈萨克斯坦代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洲和独联体局副局长。
戴自立——用科学研究为青春上色 戴自立,男,土木工程学院2010级直博生,研究方向为“地震触发流滑地质灾害的关键算法研究”。围绕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他提出了一种新型粘塑性流体本构模型,建立了土体大变形流动破坏的SPH高性能计算方法,揭示了流滑地质灾害的时空演化规律。其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一些重大工程的规划选址、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入学至今,戴自立共发表英文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检索6篇,SCI源刊2篇,EI检索2篇,已被SCI论文引用18次。此外,他和导师联合出版了国际首部基于SPH方法进行地质灾害模拟的英文专著,提出的“一种岩土材料流滑灾变的计算模拟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自主研发的“岩土大变形流动性态的SPH计算模拟软件”获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这些学术成果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先进性。美国科学媒体Vertical News专题报道并高度肯定了戴自立的研究成果;他的论文被美国BioMedLib搜索引擎评为2013年该领域的Top20(排名第四),被所载期刊Engineering Geology评为2013年下载最多的论文。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戴自立获得了一系列的奖项,包括由中美两国的地震工程学基金会联合设立的“2014年度刘恢先地震工程奖学金”(全球仅10名),“同济大学第八届学术先锋”、“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
韦予杰——走在创业路上的土木工程师 韦予杰,男,2011年进入同济大学,就读于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次年转入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2014年被授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年度卓越工程师先进个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