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史研究
|
丁之辉老师访谈
发布时间:2012-05-16
浏览次数:1681
路上的人生——丁之辉老师
1931年生,上海人,讲师。1953年,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测量系毕业。1953年~1978年在河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搞水利测量工作。1978年回上海,在同济大学测量系当任讲师,直到1991年退休。后在同济大学材料试验室工作,直到1996年。
2012-3-29 德平路25弄32号203室
1、您80多岁了,身体还这么好,有什么好方法吗?
我听力和视力没有老伴好,血压有点偏高,但是身体总的来说还算比较好的。我认为心理和生理要平和一点,退休了,养老金多少没关系,房子大小无所谓,只要身体健康,治疗件好就行了。我本来有机会升为高级职称,后来让给了另外一个老师。我们老两口有房子住,工资够用就行了。我当时入党,并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也并没有考虑将来做什么领导,就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受到党的教育,把工作做好就行了。所以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单位叫我到非洲去,我去;叫我抗震救灾,我去;叫我抗洪救灾,我也去;
2、对于即将毕业的土建专业学生,就要走上工作岗位,您有什么建议?
我看了一些报纸,同济毕业的学生,洋山深水港有,杨浦大桥有,做的都是好样的。他们都能吃苦。尤其是搞土建的,道路、桥梁、工民建、测量的学生。无论是从事设计、施工还是管理的工作,你们一定要注意工程实践,多到工地上看看。对于自己从事的工程项目,一定要认真负责,保证工程质量,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发生人命,就会导致巨大的损失。 3、您在以前的测量工作中,一定遇到很多困难,可以谈一谈吗?
我曾在北京的水利电力部勘测设计院做外业工作,需要到处跑的,直到50岁(1978年)到上海来。在工作中,有几次我都是从生死线上回来的,曾参加过唐山的抗震救灾,还有长江的抗洪救灾工作,在非洲碰到野猪和狼。记得有一次,我在非洲搞测量,工作结束,大家都收拾好设备回去了,我在那里检查数据,后面就站着一只狼,盯着我看很久,也没有上来,就走了。我几乎把大半个中国都走遍了,你的家乡宿迁我也去过那里。
4、我们知道您从毕业到50岁回上海一直搞外业工作,可以谈谈经过吗?
1970年,单位问我是否愿意去索马里,我说服从组织安排,愿意去。做了二十多年的外业工作,我50岁时,考虑我老母亲在上海,需要照顾,还有我的老伴也在上海工作,领导照顾我,决定调我回上海工作。那时是1977年,刚恢复高考,上海这边的学校需要很多老师。1978年,我通过同学,就从河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调到同济这边当了一名辅导老师。因为搞测量,需要外业测量的教学,我教外业的测量还是可以的。
5、您曾今去索马里工作过一段时间,可以谈谈经过吗? 从某种程度来看,搞水利测量的外业工作比解放军还苦。我是搞水利测量的,在外面测量整整做了25年。1970年,应索马里国家邀请,我们国家决定委派13名测量工作者去索马里,我们单位去5个人。
6、1991年,退休以后您还做过其他事情吗?
退休以后,领导问我,你愿不愿意发挥余力,到同济大学的试验室工作。我是搞测量的,到试验室不是内行,所以只能边学边做,主要是搞钢筋混凝土的测试试验。上海国际机场以及外围包括桥梁,道路的配套设施的试验,我都参与做过。 7、您以前主要在测量单位搞外业工作,到同济大学搞教学工作会遇到哪些问题? 在外面跑了二十多年,调到上海来,我是觉得太幸福了。但是,我上课老是紧张,因为在座的都是大学生,他们提的问题,我怕自己回答不上来。但是,我跟学生说,我是生产单位的,你们提出的问题,如果我回答不上来,就会回去查资料,明天一定告诉你。外业测量的事,你们问我,我应该都是能回答上来的。
|
Copyright © Civil Engineering Academy Museum of Tongji University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史馆
联系电话:021-65989877 邮件:limintj@tongji.edu.cn